据了解,郑益定此次制作的郑氏古宅建筑模型原型位于苍南县矾山镇福德湾村西坑自然村,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四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为1700多平方米,曾是矾山最大古民居之一。整座古宅石砖木结构,青黛瓦片盖面,共有46间房间,最盛时居住30户150人。
古宅由台门、正房、两厢房、两护房组成,大门到大厅纵轴20米,由方石铺就,左右是三合土埕地。四合院左右各有一座厢房,两侧建有花格青砖围墙,下部用块石垒砌,各建有双扇小门。房与房之间由走廊连接。正屋后左边有口大水井,深约9米,水源丰富,可供百人生活用水。
不巧的是,该古宅正好坐落于鸡笼山矿区的半山腰,由于采矿造成地质不稳,古宅于1980年被拆除。“我在这里出生,长大,拆了太心疼。”郑益定告诉记者,“郑”是当地的大姓,郑宅在鼎盛时期是当地有名的地标。“苍南境内这样大的宅子,很少见”。
从小在郑氏古宅居住,郑益定熟知郑宅每一部分结构。“这座宅子对我来说,很有纪念意义。我一直想做点事情。”为纪念上辈人的艰苦创业精神,爱好手工艺术的郑益定用时4个月,凭记忆制作郑氏古宅建筑模型。“后续还要一周左右,把宅子周边的绿化做一下就好了”。